安徽阜阳颍州区:围绕“留住记忆”改造老旧小区
发布日期:2021-09-27 浏览次数:3868
2021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过程中,围绕文化传承和留住记忆进行展开,坚持“一项目一方案”,着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功能品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改造小区3个,全部工程将在2021年11月底前完成。
注重理念更新、系统谋划。坚持用“绣花”功夫、“织补”理念,突出“更新”不是“建新”,应保尽保、应留尽留,坚决不搞“大拆大建”。该区聘请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按照“先里子后面子、先基本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思路,围绕文化传承和留住记忆展开,实行“一区一策、一楼一策”,促进家园、花园、乐园、公园“四园融合”。在方案设计时融入原有文化,保留建筑立面原有风格、色系和装饰元素,留住了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满足适老化、无障碍需求,活动场地设计无障碍坡道,现有楼道增设楼梯扶手护栏。
注重群众参与、科学施工。让广大群众作为改造实施过程的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群众知晓率,通过与小区居民对话的形式,安排专人每家每户进行走访,了解目前最为“急难愁盼”的改造需求。由老旧小区居民推荐出小区代表,与社区及办事处代表一起,共同进行改造方案研讨磋商,截至目前共征集居民意见2600余条。将驻地代表公示牌、每一步施工工艺制成工程监督倡议书放置在施工现场,让居民以驻地代表形式加强对工地监管,让监督效力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分时间段、分工序节点对小区进行改造,给周边的汽车覆盖防护膜、居民门窗实时清洗等,坚持把施工对居民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正在实施改造的阜纺小区
注重建管并重、长效管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改造,统筹实施照明、道路、通信、监控及强弱电改造。对小区内部原有合流制管道进行改造,使其达到雨污分流,污水通过重力自排,确保脚下路平、头上灯亮、地下畅通。2021年,正在实施改造的阜纺小区以打造阜城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为目标,突出“共建、共享、共治”,改造硬件同时注重软件提升,采取“智慧服务+智慧生活+智慧物业+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智慧设施”模式,依托统一的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将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统一的单元网格,在线上对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社区各类信息统一管理,着力构建阜阳市首个AI智慧化改造社区。(中安在线 赵东洲 何涛)
- 上一篇:颍州区常态长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 下一篇:章绍伟到颍州区督导检查文明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