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那些感动我们的“疫”线故事(四)
发布日期:2022-04-19 浏览次数:8246
4月初以来,一批又一批的颍州区“?;鸪妗敝驹刚?,摇身一变,身穿白色“盔甲”,守护着这座城市,不畏艰险、逆光而行,用行动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和担当,为守护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温暖从“头”开始 爱心义剪助力战“疫”
疫情发生以来,剪发难成为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居民“不长不短”的小烦恼。4月14日,鼓楼街道大寺社区理发师张雨化身“?;鸪妗敝驹刚?,为辖区居民免费理发,在特殊时期送上贴心温暖。
一把发推、一把剪刀、一副梳子,在张雨的手中飞快地使用着。每服务着一位群众后,张雨就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擦拭消毒,确保志愿服务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护。
总会有一些温暖不期而遇,理发过程虽然简单,但剪去的是疲惫,留下的是精神,鼓楼街道大寺社区像张雨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将暖心的服务和诚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休假休“战” 抗“疫”在一线
“您好,身份证带了吗,我来给您采集信息?!痹?月2日的核酸检测现场,一个笔挺的身影特别醒目。
他叫徐凯旋,23岁,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村民,2017年入伍,现天津某部队服役,3月底探亲休假回家。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正在休假的他第一时间到村委会请缨参战,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中,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别人的询问,他说:“我是一名现役军人,部队培养了我,党教育了我,当家乡遭受疫情肆虐时,我有责任第一时间站出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span>
在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岗位上,他发扬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参与到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入户宣传、卡点执勤等任务中。
近期气温升高,信息采集时,身穿防护服汗透了贴身的衣服,他从未说过一句热,未喊过一句累,身姿一直是那么端正挺拔,迎来了乡亲们纷纷为他点赞。
一马当先 逆流而上的铿锵玫瑰
倪凤萍,颍西街道罗庄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参加社区工作二十四年来,一直兢兢业业,获得过多项荣誉称号。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倪凤萍同志主要负责防疫物资分配、人员安排调度,同时她还是村庄包点网格员。由于工作任务重,她不分昼夜,全天候奔波在防疫第一线,逐门逐户摸排登记、宣传防疫知识、核查人员信息、上门核酸采样……辖区内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脚印。
连续多日在核酸采样点喊话维持秩序,导致她的嗓子沙哑到发不出声音。4月9日天气异常炎热,连日来的劳累加上高温,倪凤萍同志疲惫不堪,晕倒在核酸采样点,醒来后,她仍坚持着完成当天的核酸采样工作。
她常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想做到人人满意是很难很难的,但是我们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群众对我的信任,当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诺言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用这句话来形容三合镇胡庙居委会大谭庄党员志愿者谭振亚同志非常贴切。
谭振亚同志是阜阳某公司的一名职工,2022年4月5日,由于疫情形势严峻,阜阳三区实施静态管理,胡庙居委会在大谭庄与程集镇交界处设立卡点,实施交通管制。谭振亚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党员志愿者队伍,并担任了大谭庄临时党支部书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对于其他志愿者来说,谭振亚算得上一名资深志愿者,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他就曾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这次,他更是充分利用经验足、威望高的优势,用坚守和奉献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墙”。
自卡点设立起来,他严格按照“八有”标准落实相关措施,认真做好来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测温、登记、扫码等工作,及时宣传防疫指挥部下发的最新通告和疫情防控知识。小细节彰显大品格,谭振亚同志用其质朴的微笑和踏实的行动温暖着整个卡点。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他们都是这个城市的普通一员,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用行动书写动人的故事,构筑起抗疫坚实的屏障,用汗水守护着全市人民的安全。